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三年制)
国家“双高建设”专业群专业、北京市特色高水平专业群专业
【广阔前景】
2015年,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3D打印为代表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方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列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中。
智能制造是推动北京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构建面向未来的高空间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做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两个国际引领支柱产业,做强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与装备、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北京智造”四个特色优势产业。以“优品智造”为主攻方向,全面增强装备的自主可控、软硬一体、智能制造、基础配套和服务增值能力,以装备的智能化、高端化带动北京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到2025年,基本实现规模以上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全覆盖,全市智能制造产业集群规模突破1万亿元。
根据官方统计,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2025年的人才缺口将接近3000万人,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为750万人,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人才缺口为300万人,电力装备领域人才缺口为411万人等。目前我国急需四类人员:高端研究人才、科技成果转化人才、转化成果行业应用人才、生产服务一线的技术性人才,而职业教育就承担了后两种人才的培养,占整个高等教育结构的70%,对职业教育人才供给提出了新要求。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产业与专业映射关系图
【专业特色】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是北京市“特高”专业群、国家“双高建设计划”专业群专业之一,国家紧缺人才培养专业,全国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专业一直致力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先后与北京精雕、航天二院、北京发那科、北京中科科仪等企业进行联合培养,实施“识岗---摸岗---跟岗---顶岗”岗课融通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职业技能,并推荐就业。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领先,学生具有良好创新创业思维与实践能力,先后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梦幻三维、京西时代等科技创业公司。
表1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大赛获奖信息
序号 |
赛项名称 |
奖别 |
级别 |
时间 |
1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三维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 |
一等奖 |
教育部 |
2016年 |
2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三维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 |
一等奖 |
教育部 |
2014年 |
3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点赛 工业设计技术赛项 |
三等奖 |
教育部 |
2020年 |
4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数字化工业产品设计与制造赛项 |
二等奖 |
教育部 |
2018年 |
5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数字化工业产品设计与制造赛项 |
二等奖 |
教育部 |
2017年 |
6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三维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 |
二等奖 |
教育部 |
2015年 |
7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工业设计与快速成型赛项 |
三等奖 |
教育部 |
2016年 |
8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工业设计与快速成型赛项 |
三等奖 |
教育部 |
2015年 |
9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升级改造赛项 |
二等奖 |
教育部 |
2014年 |
10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复杂零部件多轴联动编程与加工 |
三等奖 |
教育部 |
2018 |
11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复杂零部件多轴联动编程与加工 |
三等奖 |
教育部 |
2017 |
12 |
2015年英国 “Delcam”杯全球技能大赛 |
二等奖 |
国际赛事 |
2015年 |
13 |
2020年全国行业技能大赛“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赛项 |
三等奖 |
工信部 |
2020年 |
【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北京智能装备制造业的机械技术工程人员、机械加工人员职业群,能够从事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产品制造工艺规划以及工艺仿真、产品制造、数字化设备及智能化生产线操作和调试、生产现场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与薪资】
学校与北京精雕、航天二院、北京发那科、北京中科科仪、航天二院、中国空间研究院等企业紧密合作,主要就业岗位有三维造型师、产品设计工程师、工艺设计工程师、CAE分析师、设备操作员、设备管理员、质量检测员、售后工程师和售前工程师等岗位,同时推荐15%毕业生通过专接本考试,继续在北方工业大学进行本科相关专业的学习。
根据《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麦可思《2016~2020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数据显示,2020届全国高职专科毕业生半年后平均月收入约为4253元。毕业生薪酬与从业年限之间的关联关系调研结果详见图2,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学生薪酬随着从业年限的增长而增长,其中4000元以上占比约为70%,8000元以上占比超过20%,北京市同岗位薪酬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上浮20%--30%,因此可以基本判断该专业毕业生薪酬在高职各专业中处于中游偏上水平,发展前景良好。
毕业生薪酬与从业年限之间的关联数据分析
表2就业合作企业
序号 |
企业名称 |
1 |
北京精雕科技有限公司 |
2 |
北京三维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
3 |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 |
4 |
太尔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5 |
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6 |
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
7 |
北京数码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8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 |
9 |
蔡司(中国) |
10 |
北京润尼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11 |
曼恒数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12 |
Autodesk(中国) |
13 |
达索(中国) |
【主干课程】
物联网技术、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三维扫描于数据处理、数控编程操作与加工、CAD/CAM技术、数字化检测技术、多轴加工技术、3D打印技术、数字化管控技术、生产质量管理与控制。
【资格证书】
机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4-130)、机械产品三维模型设计(4-128)、多轴数控加工(3-43)、精密数控加工(4-137)、工程机械数字化管理和运维(4-136)
【办学条件】
建设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和3门省部级精品课,并和企业一起共建教学资源库,运用到日常教学中。
师资队伍由一名国家级名师牵头,组建的14人专业教师团队,其中专任教师7名,企业兼职教师7名。
由国家财政拨款累计投资6396万元,建设有“3D打印”、“机械装调实训室”“逆向工程”、“数控加工”、”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实训基地,此外专业还与三维天下、北京精雕等单位紧密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逆向测量实训室
机械装调实训室
数控加工实训基地
3D打印实训室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服务中心
MR实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