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学院召开“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5-11-02
撰稿 郭勇 摄影 曾锦翔
为了更好地做好北京市“3+2”中高职衔接项目,2015年10月30日,机电工程学院在212会议室召开“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自动化工程学校校长助理李斌、教务处处长薄志毅、机电学院院长牛小铁、副院长张春芝以及两个学校数控和模具专业的专业负责人、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 |
会议现场 |
自动化工程学院校长助理李斌,首先对模具专业“3+2”中高职衔接进行了总结,“3+2”中高职衔接并不是普通的5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是两个学校之间的共同培养,两个学校如何对接是培养学生的关键,并提出了专业课程对接、实训室对接、学生管理的对接以及转段考试科目选择等一系列问题和建议。
![]() |
自动化工程学校校长助理李斌
|
教务处处长薄志毅在讲话时强调“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如何发挥中职教育基础技能的培养及高职的高技能和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势是制订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 |
教务处处长薄志毅
|
机电工程学院牛小铁院长,对“3+2”中高职衔接两个学校下一步具体合作与对接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强调了两个学校之间要多交流与沟通,随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张春芝副院长就人才培养方案中具体的课程衔接、转段考试的备考和两校实训基地共享方式提出了一些建议。两个学校数控和模具专业的专业负责人、教师具体讨论了课程衔接的细节问题。会上,两个学校分别组建了模具、数控两个专业建设研讨的微信群和QQ群,并建立了专业之间每月至少互访交流一次,学校之间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总结会的工作制度。
![]() |
![]() |
机电工程学院牛小铁院长 |
机电工程学院张春芝副院长
|
会议过程中,还邀请了3名模具专业“3+2”中高职衔接班学生进行座谈,调研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能力培养以及住宿、学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 |
本次的“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很有意义,也很及时。通过本次会议,总结了第一届模具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为后续的模具专业教学和今年首次招生的数控专业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实现两校“3+2”中高职的无缝衔接和资源优势的互补提供了有力保障,保证了“3+2”中高职衔接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