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

见证新农村发展、体会京津冀协同

 

撰稿:王俊 图片:王俊 

2016年暑假,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的师生们奔赴天津市蓟县农村,开展为期四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亲眼见证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对京津冀地区一个普通农村的影响,亲身体会国家大政方针是如何逐级落实到地方基层,如何实实在在的改善着老百姓的生活。本次实践活动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前往蓟县联合村参与千像寺石刻造像群的数字化保护工作;二是走访已经搬迁到蓟县新城的五龙村农户,考察新城区建设并与村民座谈。

千像寺造像遗址

 

本次社会实践的第一站是前往蓟县联合村参与千像寺石刻造像群的数字化保护工作。

协助进行文物数据采集

这项工作由北京市与天津市的多家文物保护单位共同协作开展。这项工作的目的一方面是对文物古迹进行保护,另一方面旨在结合新技术手段为本地区历史文化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两天半时间里,同学们协助工作人员完成了工作平台的搭建,以及部分危岩的标记工作。经过两天半的体验,同学们对于野外工作的一些基本技能以及注意事项都有了基本的了解,充分体会到了在野外工作中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也更加体会到了野外工作者的不易。

走访五龙村村民新居

短暂的文物保护工作体验结束后,同学们前往本次社会实践的第二站——蓟县新城。这片新城的主人是旧居于于桥水库的村民们。其中就有来自蓟县五龙村的村民。而同学们这次前往新城的目的就是为了见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下,普通村民的生活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同学们通过走访村民于大爷的家,亲眼见证了村民居住环境、生活条件、以及劳作习惯的改变。 通过为期四天的暑期实践活动,一方面让同学们亲身经历、亲身感受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趋势的力量;另一方面培养了同学们吃苦耐劳、勤奋肯干、团结协作的精神;另外,也让同学们从实践中看到了专业技能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的场景,间接激发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