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学院“机蓝志益”电靓和美乡村
随着乡村村民消费进入电气化时代,乡村电力能源消费比重不断增加,但由于乡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导致供电量不足,电能质量难以保证,同时在用电安全方面存在较大隐患。为使村民更好地安全用电、灵活用电、便捷用电、节约用电,机电工程学院团总支”机蓝志益”实践队在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在7月底至8月初前往门头沟小龙门村开展相关实践内容,为乡村用电保驾护航,助力乡村蓬勃发展。
为更好的了解当地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村支部书记崔朴臣向我们介绍了小龙门村的经济文化发展历史,分享了从二十世纪末置办企业产业的高收入村庄到现今年轻力量都走出去导致村内劳动力不足成为贫困村的历程。提出了村民相关用电需求,希望实践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促进村民的用电质量得到进一步保障。
一、排查电气线路,防控安全隐患
实践队紧盯重点点位对电动车充电桩、配电箱、用电设备、电线网、插线板等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在配农网线路周边,加强设备巡视排查,消除隐患缺陷,保障夏季高峰来临前设备可靠供电。
二、打造电力驿站,助力乡村电气化
1、半小时用电服务圈
组织实践队成员驻守在驿站和村网格点内,提供业务咨询办理、电力故障报修、电费缴纳等服务,普及用电政策、节能技术、安全用电等知识。定期上门为种植户、养殖户和农民开展农业生产设备及家庭内部电器的安全用电检查服务,建成“半小时用电服务圈”,确保村民遇到任何用电问题,实践队在半小时内即可到达现场为其解决。
2、线上云服务
积极推广“不出村办电”服务,帮扶老人完成线上充电操作,解决老人用电难、充电烦的问题。对于家中用电量不足,频繁跳闸的村户,实践队成员指导村民通过“网上国网APP”申请增容,换上更高容量的空气开关。实现村民用电业务“简单速办、就近能办、少跑易办”。
三、普及安全用电常识,学习专业急救知识
村内老人较多,缺乏相关用电常识。实践队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针对乡村用电常见问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结合用电安全宣传单讲解电器常识、用电规范、触电急救知识等。同时通过张贴宣传海报、播放宣传视频、依托乡村特色大喇叭宣讲、入户宣传等方式加大村内电气安全宣传力度。
四、开展理论实践培训,提升村民电气基操
调查发现乡村用电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现状难题其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提升线路输电功率容量或请相关专业人员进行问题排查。然而限于乡村实际,村内电工较少,夏季任务繁重,相关问题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很多情况都是村民自己动手解决,如果缺乏相关安全知识,很容易造成人身和财产方面的安全问题,故实践队以现场教学、实操指导的方式给村民们普及小电器维修、线路拼接、灯泡更换等基础电器的维修操作。带领村民学习防火防爆与防雷接地、电气安全用具与测量、电气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五、推行宣传节约用电,实现乡村节能减排
实践队引导村民科学用电,入户普及绿色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宣传地球环保日,让居民融入“地球一小时”,同时介绍给村民节能小妙招,如调节空调温度风速使达到最佳用电性价比、安装路由器定时重启控制器、普及灯泡节能理念等,根据每户不同的用电需求和用电原因,现场改良村户的用线路径,给予最佳的节能方案。同时拒绝随意节俭,杜绝硬件节省、行为随便,抵制补丁插座。
最后实践队调研了小龙门村最大的用电隐患,机井备用电问题,如何快速高效便捷的在洪涝灾害发生时启动备用电是实践队此行需要解决的核心难题,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充分调研,分析现有条件,在经费范围内拟草一版可实施的设计方案。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此次”机蓝志益”实践队在实践过程中完善了乡村电气设计,消除用电安全隐患,让村民的生产生活从“用上电”向“用好电”转变,不断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同时在此次实践中学生把理论应用于实际,更好的增长了见识。乡村用电质量的提升需要从外在设施和村民的内在思想上双管齐下,非一朝一夕就能得到质的飞跃,“机蓝志益”实践队将持续加强与小龙门村的联系,为村中用电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为乡村发展保驾护航。